
中小企貸款廣告的真實性
相信不少老闆都見過許多中小企貸款的廣告,無論是銀行還是中介,廣告數量繁多。有些廣告甚至聲稱能將貸款成功率從1%提升至99%。然而,廣告終究是廣告,信不信由你。
銀行拒批中小企貸款的真實情況
我們來探討一下,銀行是否真的那麼容易拒批貸款,以及所謂的「成功率」究竟是什麼。
根據2024年生產力促進局的調查,2024年第3季和第4季的中小企貸款拒批率分別為21%和23%。這是否意味著自行申請的話,有7成以上的申請會成功?那麼坊間所說的自行申請成功率極低(1%)是真是假?
MC Advisors認為這兩種數字都不準確(拒批率和成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)。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銀行是如何批核中小企貸款的。以政府八成和九成擔保為例,這類貸款會使用較簡單的准則來判斷公司的營運情況,例如營業額、負債、信貸評級等。
例子1:小型網店
假如小明以兼職形式開了一間賣玩具的網店,並申請了商業登記和銀行戶口,但每月只有幾千元的生意額。無論他向哪間銀行申請商業貸款,或找哪間專業中介幫忙,成功率都是0%,因為他的公司達不到銀行的最低要求。
例子2:連鎖餐廳
假如小明是連鎖餐廳的老闆,餐廳年營業額達5000萬元,從未借過錢,手持幾千萬物業且有大量現金。即使不找人幫忙,他自己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成功率也會很高(當然,貸款金額、利率和條款仍難以控制)。
公司財政狀況對貸款成功率的影響
換句話說,如果10間財政狀況差和10間財政狀況良好的公司分別去申請中小企貸款,成功率可以分別低至0%和高達100%。因此,政府調查的對象是誰就非常重要。如果調查對象是銀行的優質客戶,拒批率就會低,反之亦然。
現實中的中小企貸款申請難度
現實中,中小企有時連申請的機會都沒有。很多時候,提供文件給銀行後,過一段時間就接到電話說無法辦理,案件甚至沒有進入批核部門就被拒絕。如果將這些連門檻都未達到的中小企計算在內,數據可能會大不相同。
顧問公司的作用
簡單來說,能否成功貸款主要取決於公司本身的財政狀況。如果財政狀況不好,銀行拒批的機會就大,反之亦然。因此,找顧問公司幫忙的作用是針對性地對症下藥,根據公司情況選擇最大機會的銀行並制定後備方案,從而提升成功率和貸款額,而不是「與哪間銀行熟就機會大」或「美化財務數據」來申請。
註:以上資訊謹屬個人意見,如有缺失,敬請多多包涵。